等電位連接電阻測試儀是建筑電氣、防雷檢測中判斷等電位連接是否合格的關鍵設備,其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工程安全。若出現數據偏差,多與操作不當相關,以下5個常見操作錯誤需重點規避。?
錯誤1:測試線連接不規范?
部分用戶圖便捷僅連接單根測試線,或未區分“電流線(I)”與“電壓線(V)”,導致接觸電阻混入測量值。正確操作應采用“四端接線法”:將電流線連接至被測點兩端的外側端子,電壓線接內側端子,確保電流回路與電壓采集回路分離,減少接觸電阻干擾。?
錯誤2:未清理被測點表面?
等電位端子或連接點表面若存在氧化層、銹跡、油污,會形成額外電阻,使測量值偏大。測試前需用砂紙輕擦被測點表面,去除氧化層,再用C?H?O擦拭干凈,確保金屬表面裸露且清潔,避免雜質影響電流傳導。?
錯誤3:測試電流選擇不當?
設備通常提供多檔測試電流(如1A、10A),若選擇過小電流(如測大截面導體用1A檔),易受外界電磁干擾,導致數據波動;若電流過大(如測細導線用10A檔),可能使導線發熱,改變電阻值。應根據被測導體截面選擇合適電流:小截面(≤10mm²)選1-5A,大截面(>10mm²)選10A,確保測量穩定性。?
錯誤4:未進行零點校準?
長期使用后,測試線自身電阻或設備內部元件漂移會導致零點偏移,若直接測試會引入固有誤差。每次使用前需進行零點校準:將兩根測試線的探頭短接,選擇與測試時相同的電流檔位,按下“校準”鍵,待設備顯示“0.000Ω”后再開始測量,抵消測試線與內部電路的固有電阻。?
錯誤5:測試時間過短或過長?
部分用戶按下測試鍵后立即讀數,此時電流尚未穩定,數據未達真實值;也有用戶長時間保持測試狀態,導致導體發熱(尤其小截面導體),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。正確做法是按下測試鍵后,等待1-3秒,待顯示屏數值穩定后立即讀數,既保證數據準確,又避免溫度影響。?
若規避上述操作錯誤后,測量結果仍偏差較大,需檢查設備是否超期未校準(建議每年送計量機構校準),或測試線是否存在內部斷裂(可用萬用表檢測通斷)。規范操作是確保等電位連接電阻測試儀精準度的核心,也是保障電氣安全的關鍵環節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