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業自動化與過程控制系統中,過程信號發生器作為標準信號源,廣泛用于校準溫度變送器、壓力傳感器、流量計等4–20mA回路設備。其輸出穩定性——即在設定值下長時間維持電流、電壓或電阻信號不變的能力——直接決定了校準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。
一、什么是輸出穩定性?
輸出穩定性通常以“±ppm/h(百萬分之一每小時)”或“±μA/30min”表示。例如,一臺高精度信號發生器在輸出12.000 mA時,若穩定性為±5μA/小時,則1小時內實際輸出可能在11.995–12.005 mA之間波動??此莆⑿?,但在校準0.1級變送器(允許誤差±0.16 mA)時,該波動已占誤差容限的3%以上。
二、穩定性不足帶來的校準偏差
零點與量程漂移誤判:若信號源在測試過程中緩慢漂移,可能導致被校設備“看似”存在零點偏移或非線性誤差,實則為信號源不穩定所致;
重復性測試失真:多次測量同一輸入點時,因信號波動導致輸出讀數不一致,影響不確定度評估;
HART通信干擾:部分智能變送器在校準時需疊加HART數字信號,若模擬信號基底不穩定,可能造成通信失敗或參數寫入錯誤。
三、影響穩定性的關鍵因素
內部溫漂:電子元器件(如基準電壓源、運算放大器)受環境溫度變化影響;
電池電量下降(便攜式設備):低電量會導致輸出能力減弱,尤其在驅動高負載回路時;
負載變化:若回路阻抗突變(如接線松動),未帶恒流驅動能力的設備可能出現壓降;
預熱時間不足:高精度設備通常需預熱15–30分鐘才能達到標稱穩定性。
四、提升校準可靠性的建議
選用穩定性指標優于被校設備精度1/3~1/10的信號發生器;
校準前充分預熱設備,并在恒溫環境中操作;
使用帶負載補償和實時監測功能的高端型號;
定期送計量機構進行溯源校準,驗證長期穩定性。
總之,過程信號發生器不僅是“信號源”,更是校準系統的“基準”。只有確保其輸出高度穩定,才能真正實現“精準校準、可信數據”。